中国银行公布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今年以来,中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银行业绩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公布国务院决策部署,年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半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营管理,经营主动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中国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银行业绩资产负债稳健增长,公布经营业绩稳中向好。年上
财务效益稳中有进,半年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资产负债总量稳步增长。经营截至6月末,中国集团资产总额28.05万亿元,银行业绩比年初增长4.98%;负债总额25.61万亿元,公布比年初增长5.07%。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贷款类资产占比提升1.6个百分点,客户存款占比提升1.9个百分点,存款付息率保持稳定。财务效益稳中有升,实现税后利润1,243亿元,同比增长4.86%,实现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199亿元,同比增长6.30%。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为0.91%,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1.62%。净息差为1.76%,比上年提升1个基点;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监管口径)为25.08%。
担当国有大行责任,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中国银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住经济大盘的工作部署,制定贯彻中央部署支持实体经济工作方案42条,持续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质效。截至6月末,境内人民币公司贷款比年初新增8,987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制造业贷款增速15.64%,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较年初提升1.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新增3,494亿元,增速67%。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新增3,060.6亿元,增速12.54%;累计新投放金额1.56万亿元,占全部对公累计新投放金额的42.4%。积极支持交通物流、零售、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地方债投资稳步增长。银行间市场债券承销规模排名第二,资产证券化承销排名首位。熊猫债及中国离岸债券承销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第一。托管资产规模达15.36万亿元。
“八大金融”全面提速,“一体两翼”深化协同
中国银行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目标,发挥多渠道融资优势,持续深耕“八大金融”,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科技金融保持良好势头,授信新增1,375亿元,增速15.62%。为超过1.8万户“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授信支持约3,400亿元。科技金融投贷联动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绿色金融影响力逐步增强,境内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73万亿元,支持全球最大单体海上风电等一系列标志性项目,位列2022年上半年彭博全球绿色贷款排行榜中资银行首位。发行全球首笔基于更新版《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的绿色债券,境内外合计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承销规模均位居中资同业第一。持续获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投资人第一名。普惠金融不断增量扩面,普惠金融贷款新增2,235亿元,同比增速41.38%。贷款客户数新增7.7万户。持续升级普惠金融线上产品,随借随还、续贷产品规模实现大幅增长。跨境金融特色优势进一步巩固,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结售汇、跨境托管等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稳居同业首位。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367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8%。提供直接服务于进出口的本外币贸易融资3,217亿元,增速41%。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助力境外机构投资者在沪深交易所落地首批交易,跨境理财通签约客户市场份额超过60%。消费金融为稳市场作出积极贡献,非房消费贷款新增241亿元,增速23.38%。满足房地产领域合理信贷需求,个人住房贷款新增124亿元。财富金融基础更加雄厚,个人客户全量金融资产突破12万亿元,私人银行客户金融资产突破2万亿元,境内个人客户全量金融资产、投资类金融资产增速均位于四大行前列,投资理财客户数同比增速超过10%。供应链金融呈现新气象,为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1.32万亿元,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贸易融资信贷支持1.06万亿元,优化升级“中银智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累计发行央企供应链ABS产品规模行业第一。县域金融取得新进展,研发“农机贷”“种业贷”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涉农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分别为13%和30%。在6个县域增设机构,县域机构覆盖率提升至62.75%。
全球化优势持续巩固。积极融入和践行“三新一高”,全球化服务网络和业务规模继续保持中资领先,“一行一策”持续完善优化,欧盟IPU区域总部顺利落地,境外机构对集团贡献度逐步企稳回升。综合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经营公司积极落实集团战略,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行司联动协同成效显著,发挥10个重点地区综合经营协同办公室作用,在科技和绿色投资等领域完成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中银理财受托管理日均规模突破1.8万亿元,中银资产累计叙做市场化债转股业务1,884亿元,中银三星人寿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类业务新单保费同比增长108%。
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科技赋能创新发展
中国银行加快企业级架构建设,提升金融科技和数据治理水平,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绿洲工程”企业级架构首批次顺利投产。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速推进。持续迭代升级手机银行。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突破7,300万,同比增长15.64%;企业手机银行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44.83%,交易额同比翻倍。丰富线下智能服务生态。智能柜台“长三角智慧政务”场景全面推广,覆盖2,178家网点、4,612台终端设备、482项政务服务,实现长三角区域内政务服务异地可办、区域通办。场景建设全面推进。“中银跨境GO”APP注册用户突破230万户,绑卡客户176万户,新获客占比22%;手机银行教育专区访问用户528万户、金融交易客户92万户;体育场景开展冰雪主题活动46场,ERP模式拓展合作企业1,600余家,服务多地开展体育消费券发放活动;成功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圆满完成数字人民币冬奥场景试点,数字人民币场景生态主要市场指标保持前列。公益互助养老平台新增注册用户20万户。
风险管控持续深化,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中国银行持续健全与集团战略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架构,优化管理机制,加强风险排查预警和应急处置,构建智能风控体系,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不断增强,风险管理的精准性、前瞻性显著提高。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截至6月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2,272亿元,不良贷款率1.34%。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83.26%。资本充足率16.99%,保持在合理充足水平。持续强化信用风险管理。主动研判潜在风险,全面摸清风险底数,建立滚动排查机制,组织对房地产、资本市场等重点风险领域开展排查。稳步推进不良资产化解。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指标保持稳定,外币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持续强化内控案防治理,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完善反洗钱及制裁合规管理机制,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下阶段,中国银行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担当大行责任,践行“融通世界、造福社会”的使命,深化“十四五”规划实施,加快推进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建设,以高质量发展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银行)
- ·居家网课期间,父母和孩子如何有效沟通?一图看懂!
- ·WTO:全球进口需求疲软,汽车产品是例外
-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明年决定全球资本流动的关键仍是美元走势
- ·裁员风暴波及硅谷房价,已跌破2018年水平
- ·谨防新兴市场主权债务 违约风险趋势的恶化
- ·经济日报金观平:适时适度降准支持经济回稳向上
- ·支持多支柱养老体系发展,中加基金旗下养老FOF基金Y份额开放申购
-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承接管理“历史·人权·和平”基金成效显著
- ·特斯拉否认订单不及预期
- ·“童装第一股”7天5涨停,实控人财富飙升超4亿!业绩连亏3年
- ·罗永浩:再创业老婆提了两点要求,换大房子 存养老的钱,剩下随便折腾。
- ·宁德时代倪军:实现绿色发展需要走通“两条路”
-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去世
- ·曾比肩茅台五粮液,“河南酒王”为何破产了
- ·海尔否认造车:依托互联网平台赋能汽车产业链企业数字化转型
- ·【育儿问答】婴幼儿误服异物时 该如何处理?
- ·亚信科技CTO欧阳晔博士当选 IEEE Fellow
- ·两上市公司虚增营收近14亿!中信建投与东兴证券齐道歉,涉欺诈发行
- ·证监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降准落地后LPR再次下调或在路上,符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放宽的城市增至47城
- ·计提减值准备超10亿元!上半年净利大降7成 东方证券目标价遭同行“三连降”
- ·北京市商务局:部分超市和前置仓涉疫临时关停 近三成骑手被封控
- ·乌克兰总理会见到访的芬兰和瑞典等七国外长
- ·俄乌冲突倒逼变革,德国为什么能不惧冬日寒流?
- ·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细化 多地针对疫情形势调整防控政策
- ·多家公司调整发行方案,底价最高下降26%!发行底价高于市价,这家药企计划募资超1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