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跨界高端烧烤,开业首日大众点评得分3.6
3.6分,呷哺呷哺是跨界开业呷哺呷哺(00520.HK)旗下新烧烤品牌“趁烧”首店营业第一天在大众点评上的评分。呷哺呷哺做烧烤,高端开头即遇口碑难题。烧烤首日
以一人食火锅打出名头的大众点评得分呷哺呷哺在增速放缓时,曾以新业务湊湊火锅获得新增长,呷哺呷哺但并未跳出火锅这一框架。跨界开业作为餐饮两大赛道之一的高端烧烤,此前呷哺呷哺并未涉足。烧烤首日
跨界、大众点评得分品牌定位高端、呷哺呷哺市场竞争激烈,跨界开业都将成为趁烧接下来要面临的高端挑战。
↑呷哺呷哺官方微信公众号截图呷哺呷哺做高端烤肉
再推新品牌“趁烧”
9月24日,烧烤首日呷哺呷哺第一个烧烤品牌“趁烧”首店在上海日月光中心开业。大众点评得分
呷哺呷哺以一人一锅的火锅品牌“呷哺呷哺”起步,后又衍生出“茶+火锅”的湊湊火锅,现在跨界做烧烤,呷哺呷哺创始人、董事长贺光启向媒体解释称:“烧烤是一个具有增长潜力的赛道,因为火锅和烧烤是中国餐饮市场最大的两个板块,烧烤赛道暂未出现一家头部品牌或企业。”
据了解,该品牌主要产品为烧肉,客单价定位在250元左右,相对高端。
对于这一定位,贺光启介绍,经过他们市场调查发现,200元至300元的高端烧肉赛道,暂未出现大型的头部品牌,这条赛道是一片蓝海,因此计划将“趁烧”打造成高端烧肉赛道的头部品牌。同时,消费者每餐的消费预算是不固定的,三个品牌可以满足不同的预算需求。
贺光启希望“趁烧”可以成为继“呷哺呷哺”“湊湊”之后,呷哺呷哺的第三个增长引擎。
↑图据呷哺呷哺官方微信公众号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呷哺呷哺增长持续放缓。
财报数据显示,2017至2021年,呷哺呷哺的营收分别约为36.64亿元、47.34亿元、60.30亿元、54.55亿元、61.47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20亿元、4.62亿元、2.88亿元、183.70万元、-2.93亿元。
↑东方财富网截图2014年和2015年,呷哺呷哺也曾面临营收增长放缓的问题。其于2016年6月开出了第一家中高端“湊湊”火锅,2016年营收增速稍有提升,2017年呷哺呷哺营收增速达历史新高,为32.84%。
湊湊对集团的营收贡献持续上涨,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3.19%提升至38.38%。其也被呷哺呷哺承认是第二增长曲线,延缓了呷哺呷哺的“衰老”。
“我们计划且预估趁烧的发展速度要高于湊湊的20%至30%。”贺光启曾向媒体表示。
据了解,趁烧计划在2023年开出至少20家门店;自2024年起,预计每年至少以新增“30+”门店的速度进行扩张,未来3年计划突破百家门店。
此次呷哺呷哺再推高端新品牌,无疑是想让趁烧把陷入低迷的业绩增长再度“烧”起来。只是趁烧能否担此重任?
开业首日大众点评得分3.6
“趁烧”还有许多难题待解
跨界做烧烤,趁烧保留了此前做火锅的优势——供应链能力。据贺光启介绍,趁烧用的是呷哺呷哺的供应链系统,联合采购成本可降至更低,且食安品控更有保障。
供应链对餐饮企业连锁化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在新消费资本市场较为沉寂的当下,据NCBD(餐宝典)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餐饮行业投融资分析报告》,餐饮供应链却是名副其实的“吸金王”。自2020年以来,“供应链为王”策略愈发成为整个餐饮业的共识。
同时,贺光启认为趁烧的竞争力还在于其定位和市场其他品牌有差异化;集团会员系统可促进引流。据悉,呷哺呷哺目前拥有3000万会员,年活跃会员数1000万以上,其在8月底上线了多品牌会员系统,消费者一键注册可同时成为呷哺呷哺、湊湊、趁烧等多个品牌的会员,积分通兑、储值礼包共用。
↑图据呷哺呷哺官方微信公众号不过,趁烧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呷哺呷哺做烧烤实属跨界。此前,无论是呷哺呷哺还是湊湊,都在火锅的框架内,消费端、食材端、运营模式都有迹可循,而现在的趁烧在完全陌生的赛道,要想复制湊湊的成功,不再得心应手。
市面上不乏火锅企业跨界做烧烤的案例。2018年7月,海底捞也曾上线外卖烧烤业务,但短短10天之后便悄然下线。直到今年才重新启动。
趁烧一开始或许可以通过集团会员系统引流,但想要留住消费者,还得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口味、特色、性价比等等。
趁烧定位高端烧烤,确实与市场大部分烧烤店铺打出了差异化,但高端烧烤是消费者真需求吗?尚待验证。
定位高端也自然牺牲了性价比这一竞争力。口味和特色方面,仁者见仁。从首店附近的店铺可以看出,趁烧面临的竞争巨大。
从宣传可以看出,趁烧产品主打烤牛肉,招牌菜品有现切精选和牛眼肉牛排、巨无霸横膈膜,同时其标榜自己是创新复合业态“烧肉+酒+茶”。
在趁烧首店附近,同样做烤肉的店,不乏年份更久,评分、性价比更高的店。大众点评信息显示,有收录6年、评分4.7、人均116元的,还有收录5年、评分4.8、人均178元的。
趁烧开业首日在大众点评得分3.6,第二日得分3.9。虽然该评分并非判断标准,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在竞争激烈的烧烤市场,趁烧想要突围并不容易。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张露曦
- ·东方优选申请注册“黑甄猪”商标
- ·少年返乡创业销售土特产“营业额过亿”:会阻止他人辍学
- ·起诉李易峰!这家A股母公司出手了
- ·源达:沪指险守3000点 但本轮反弹或将结束!
- ·央行、银保监会:稳定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建筑企业贷款投放
- ·上汽五月下旬产销量有望达到去年同期水平,今年目标超600万辆
- ·北京银行业绩稳中求进 零售转型全面提速AUM超9000亿
- ·原材料价格上涨毛利率下降!鑫宏业创业板IPO应收款余额攀升
- ·首批129只基金、7款保险产品入围!券商如何突围个人养老金代销江湖?
- ·七家教育中概股被列入SEC“预摘牌”名单,公司这么回应
- ·国家卫健委:刻不容缓推进上海和北京等地聚集性疫情处置 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 ·老人到银行存款变“购保”?回应来了
- ·北京延庆区筛查出7名社会面核酸阳性人员
- ·美高官频繁渲染“中国网络威胁”,外交部:出于政治目的发表与事实不符言论,坚决反对!
- ·“聂树斌案推动者”郑成月去世,2021年曾做肾移植手术
- ·三湘银行总资产达580亿 去年净利润增长22%但存款增速较慢
- ·欧洲航天局谋求大涨经费以“反映实力”
- ·重庆富民银行2021年净利润增长51.10%,不良贷款率降至1.45%
-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这就是美国的目标,先解决俄罗斯,然后是中国
- ·印度高温持续,莫迪要求各邦制定计划应对“烤”验
- ·史上最“贵”世界杯开幕!“中国味”超浓,多家A股公司参与!超400亿“大生意”也开启 概念股躁动|观赛指南
- ·途牛回应被列入“预摘牌名单”:一直在积极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
- ·工商银行衢州分行被罚45万元 涉及贷款管理不到位等
- ·央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外汇管理部: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人群住房按揭还款安排
- ·牢牢抓住能源转型牛鼻子——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 ·北京:新增感染者主要来自三起聚集性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