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辩证看待公募基金规模重回26万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
最新数据显示,证券重截至今年5月底,日报公募基金总规模达26.26万亿元,辩证仅次于今年2月末历史最高规模的看待26.34万亿元。
重回26万亿元规模体现了基金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公募规模信心,彰显出市场韧性,基金也预示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继续壮大的证券重“后劲”。
但需要注意的日报是,公募基金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辩证仍需完善相关措施,看待补上相关治理短板。公募规模
一是基金短期利益诱惑或致基金投资“跑偏”,与长期价值投资相匹配的证券重考核机制尚待完善。
就市场情况来看,日报基金行业更注重事后考核而非过程管理,辩证部分基金公司过度看重短期业绩、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指标,甚至有公司将自身资源向流量基金经理不合理倾斜,忽略长期收益考核。
二是“盲盒基金”问题频出。
或因市场环境和热点切换,主题基金名不副实、量化基金“伪”量化等基金投资风格漂移现象时有发生,这违背投资契约,产生信任危机的同时,也不利于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三是因投资者教育不到位,导致申赎资金大进大出。
个人投资者在认知偏差和焦虑情绪下,容易出现频繁申赎、追涨杀跌等非理性行为,而申赎波动则会导致基金仓位被动变化,同时大额申赎也会对基金净值造成冲击。
事实上,监管层已注意到上述问题,并于今年4月份至5月份密集出台相关“硬举措”。一方面,对既有规定进行完善和细化;另一方面,制定新规则,多维度夯实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例如,“引导投资者关注长期投资业绩、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追热点’”“采取有效监管措施限制‘风格漂移’‘高换手率’等博取短线交易收益的行为”“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严禁短期考核与过度激励”等。
监管层已做出明确指示,后续效果需要看基金公司自身的行动力,以及市场各方的默契配合等。“重回26万亿元”,是经过沉淀且更具价值,也是未来公募基金行业再创新高的坚实根基。
- ·违规操作客户证券账户 平安证券辽宁分公司一员工收警示函
- ·春节账单出炉,消费复苏了吗?
- ·国泰君安:医药新的繁荣周期启动
- ·铁路迎来春节假期 返程客流高峰
- ·北证50成份指数今日亮相!样本公司兼具代表性与成长性,市场能见度增强
- ·上海谊众净利最高预增41倍
- ·国内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春节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 ·2023年把握三大重要投资主线!百嘉基金黄艺明最新预判,坚定看好消费和科技,中概互联网龙头价值重估
- ·四川破获一起网销“瑶家神药”案 涉案金额达3000余万元
- ·新国发2号文件印发一周年,贵州白酒闯出哪些“新路”?
- ·上海: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
- ·中信证券:全面修复行情正在途中,建议继续增配高弹性成长洼地
- ·美团跌幅扩大至8%,公司即将公布第三季度业绩
- ·《满江红》怒怼+上诉!游客排长队暴打“秦桧”!高卫东案详情,首度披露→
- ·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海鲜市场“欺客宰客”专项整治行动
- ·春节市场“回暖”经济复苏可期
- ·腾讯控股11月22日斥资约3.51亿港元回购126万股
- ·打造中国酒业流通第一品牌,酒仙集团如何拿下“话语权”?
- ·永泰能源预计2022年扣非净利润增长超100% 转型储能发展可期
- ·成都科道芯国:为小微企业纾困 夯实市场主体发展“基本盘”
- ·百度高管解读财报:Apollo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现阶段收入贡献很小
- ·“药神”谢幕,转投零售渠道,集采深刻改变中国医药市场
- ·2023年净利“超十倍潜力股”揭秘:机构一致预测一猪肉概念股有望暴增162倍,多股市盈率不足15倍
- ·春节后开工首日,各地在忙些啥?实干吹响发展的号角 高质量发展抢“风口”
- ·特斯拉股价遭重挫,数千散户请愿董事会立即展开股票回购计划
- ·数据 | 春运返程客流创4年来新高,恢复至疫情前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