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展西扩东进” 冰雪产业正在成为“热经济”

时间:2025-07-06 15:08:48 来源:胁肩低眉网

高山救援队:从冬奥赛场到大众冰雪

眼下已是南展2月下旬了,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依然人气不减,西扩高山救援队的东进工作仍然忙碌。

巡逻队员:报告指挥中心,冰雪B2雪道发现受伤人员,产业需要救援。正成

高山救援队队长 高宇:好的为热,收到,经济B索上站人员马上实施救援。南展

接到指令后,西扩4名救援队员携带装备立刻出发,东进不到3分钟就赶到了现场。冰雪

救援队员迅速给这位伤者做了简单的产业检查,用夹板固定住了受伤部位,正成随后进行转移。为热

救援队员将伤者送到高山滑雪中心的医疗点,如果伤情严重,会转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从崴脚、骨折等外伤,到突发心血管疾病等,救援队都要第一时间进行施救。此外,防护网受损、游客上到高级雪道不敢往下滑等,也需要救援队员出动。

高山救援队队长 高宇:比如说有安全网被游客撞倒或者是有风吹倒了,我们巡逻队员也随时要到达现场,大概每半个小时都要去巡查一次雪道。夏季的时候,因为这个奥林匹克园区也是对外营业的,有观光旅游的项目,我们也要保障他们的安全,这是我们的职责。

2018年,为了服务好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山地运行保障团队成立了中国第一支国际雪联认可的雪上赛事救援队——高山救援队。层层选拔出来的队员们在学习和培训中,掌握了高山救援技能。冬奥会期间,这支队伍参与了41次救援。冬奥会对救援时间有着严格要求,4分钟之内要到达现场,15分钟之内要把伤员转送到医疗站。高山滑雪中心从赛场转换成大众雪场时,这个要求也被保留了下来。目前,救援队的17名队员中,有12人参加过冬奥会。

高山救援队队长 高宇:我们还是以冬奥的保障标准来去保障大众滑雪,包括技能,包括所有的装备,都是依照冬奥会的一个标准来进行的,没有缩减。

救援队员张博说,他们全身的装备在50至70斤,这个背包是他们救援时随身带着的,别看不大,却有20多斤重。

高山救援队的队员们,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都把这片雪场当成了自己的家。山上山下两点一线的生活,虽然有点枯燥单调,但大家在一起也热热闹闹。这个雪季预计3月初结束,队员们会有短暂的假期。

随着高山滑雪中心的运营进入正轨,高山救援队也不断地招募新队员。这群年轻人秉着对冰雪运动的热忱,驰骋在这片高山雪场里。

高山救援队队长 高宇:我们对雪的感情不是说一般人能比的,通过保障冬奥会,对赛道或者是雪场有很深的感情,我们会一直持续下去,把冬奥精神延续下去。

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持续推进

为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国家实施“南展西扩东进”战略,让冰雪项目从北方走向各地、从冬季走向四季。2022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共同印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要“形成东西南北交相呼应、春夏秋冬各具特色、冰上雪上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目前,很多省区市都出台了促进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方面的专项政策。魏庆华是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一个山地运行团队的中方负责人,他已经跟冰雪运营打了三十年的交道。在冬奥会结束后,魏庆华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转变,他从一名造雪师转变为冰雪产业的运营规划师。一年多来,魏庆华在浙江、四川、山西、陕西、新疆等地进行冰雪产业规划,助推做冰雪产业发展的大区域规划。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