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本市场深化高水平开放 吸引国际投资者深度参与
本报记者 邢 萌
11月9日,国资国际2022年上交所国际投资者大会在上海举行。本市会上,场深中国长期发展潜力得到国际资金认可,化高北美、水平欧洲和亚太等地多家顶级投资机构纷纷发声,开放认为中国资产能为境外长期资金带来成长性、吸引分散性和超额收益。投资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国际投资者分享中国成长提供更多机遇。度参今年以来,国资国际面对复杂严峻的本市内外部形势,国民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场深韧性,呈现出恢复向好态势。化高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水平初步核算,开放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潜力巨大,成为近年来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资本市场规模随着经济增长不断扩大,增强了我国资产在全球的吸引力。”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张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目前,我国已形成全球第二大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具有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基础,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作为实体经济“基本盘”、转型发展“领跑者”,上市公司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的投资选择和良好回报。
证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沪深两市4800多家上市公司中超八成盈利,共实现营业收入52万亿元,同比增长8.51%,上市公司利润占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的76%。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超过2200家,技术和业务创新也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吸引国际投资者的一大亮点。
为了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证券监管机构持续优化制度规则,拓宽跨境融资渠道,丰富国际化产品供给,为国际投资者配置A股提供更加丰富的投资工具和具有长期潜力的投资机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来华投资。
证券监管机构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持续优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相关制度规则。据证监会数据,截至11月初,行业开放方面,摩根大通、高盛、野村、UBS等12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渣打银行等3家外资银行在华子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国际化产品方面,中日、深港、沪港ETF互通相继开通,已推出11只中日ETF互通产品、6只内地与香港ETF互通产品,即将推出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ETF互通产品;互联互通机制方面,持续完善沪深港通机制,优化交易日历安排,扩大交易标的范围,同时优化沪伦通机制。
张堃认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境外机构不断加大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更多的境外资金能够直接投资我国实体企业。这有利于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我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王昕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际机构能够深度参与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中,分享成长红利,同时也会带来更多成熟经验和创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我国证券交易所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 ·赵立坚:为中国企业的亮眼表现点赞
- ·如何理解上半年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解答来了
- ·6月新房市场迎来修复 销售额累计同比降幅首次收窄
- ·携手国漫之光!努比亚Z40S Pro官宣《灵笼》限定版
- ·邢炜:银行业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 ·俄媒:泽连斯基因“说英语”被指违法
- ·银保监会约谈前海人寿实控人姚振华:严禁股东不当干预公司的经营
- ·新风口!汽车一体化压铸火了!比亚迪大涨超7%,汽车板块又狂飙
- ·央行建立4000亿元资金池,力推“保交楼”
- ·任泽平:关于预售制的理性思考
- ·专家:取消预售制短期内不可行,会造成更多开发商“没死也进太平间”
- ·债券投资者押注经济衰退交易才刚起步 较长期限美债获青睐
- ·威马汽车全员降薪 CEO沈晖呼吁公司上下共渡难关
- ·银行股小反弹:宁波银行、农行、南京银行主力净流入居前
- ·16-24岁青年人调查失业率为何创新高?国家统计局:面临摩擦性失业困境,同时受疫情影响
- ·绿城管理参与各阶段不良项目纾困 积极助力“保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