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数量仅为广东4%、江苏6.2% 广西GDP排第19,总市值却为倒数第4,资本活力为何低于经济实力?
作者:焦点 来源:娱乐 浏览: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5-07-05 19:33:22 评论数:
曾经,上市数量市值能带来“一口好牙”的公司广东广西两面针,年产销量超过4亿支,仅为江苏济实连续15年稳坐国产牙膏销量第一的第总倒数第资宝座,2004年成为“中国牙膏第一股”;世界巨星罗纳尔多代言的本活金嗓子,“霸屏”央视多年,力为力风光登陆港交所;桂林三金让“西瓜霜”这味中药成为其代名词;卖了30年芝麻糊的何低黑芝麻,一直是于经国人“糊类”食品的首选……
时过境迁,这些曾经的上市数量市值行业明星上市时间均已超过7年,黑芝麻和两面针上市时间长达25年和18年,公司广东广西但这些老资历的仅为江苏济实公司未能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却因缺少创新、第总倒数第资经营不善等问题,本活导致市值普遍低于百亿,力为力无法撑起广西上市公司的何低门面。
以上市为起点,两面针业绩开始走下坡路。2006到2019年,其扣非净利润经历了长达14年的亏损。
金嗓子因罗纳尔多的广告涉嫌侵权陷入舆论漩涡,后又因拖欠《蒙面唱将猜猜猜》和《盖世音雄》两档综艺节目巨额广告费,致使其董事长江佩珍成为“老赖”,公司市值已从2016年最高时的约60亿港元,下跌至2022年10月21日的不足12亿港元,跌没了80%。
另一家驰名中药品牌桂林三金,也存在营收增长乏力、业务拓展迟缓、市值偏低等诸多状况。
而黑芝麻近些年一直在亏损和稍有盈利间反复横跳。
剖析发现,广西曾经的几家明星企业,在发展上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核心业务缺乏护城河。
近年来,中药赛道热度升温,云南白药和(600436)等龙头估值飞升,市值突破千亿。其“护城河”即国家绝密级配方,治疗各类炎症的片仔癀甚至一粒590元天价都一药难求。北京的(600085)、山西的(600771)、和黄医药(00013.HK)等公司也因中医药保密配方,天然拥有“垄断”优势。
反观广西的几家公司,不论金嗓子喉片还是桂林西瓜霜,都不具备壁垒,市场上有很多咽喉类药物都是其有力竞争对手,且在新产品研发和拓展上,其并未有突破。
二是产品研发不足,新品拓展进取不够。
由于药物市场终究有限,中医药企业想要更具商业价值,就需要实现消费领域的扩张。
在A股和港股两地上市的(600332/00874.HK),大健康业务板块2021年为其带来了108.5亿元的营收,占全部营收的18.4%,超过了公司在医药板块的收入。白云山作为一家传统的中药企业,旗下拥有陈李济、奇星药业、敬修堂、采芝林等老字号药企,打造了华佗再造丸、消渴丸、板蓝根颗粒系列、小柴胡颗粒等明星药品。与此同时,白云山在大健康领域持续发力,旗下的王老吉、潘高寿等企业持续打造出刺柠吉、无糖凉茶、龟苓膏果冻等新产品迎合市场,带来了不错的效益。
反观金嗓子,其营收约9成都依赖于非处方药(OTC)“金嗓子喉片”产品,而剩下的10%中大部分来自“金嗓子喉宝”系列产品,对单一产品高度依赖。
金嗓子的历年年报显示,喉片和喉宝是其在1994年成立之时就已研发出的产品,28年过去了,其未能产出更多“拳头”新品,业绩增长自然乏力。同时,2015年上市以来,金嗓子年报中关于新品研发的内容几乎完全一致,依然只包含药品、食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的31项产品,显示至少是7年来,金嗓子似乎都在“啃老本”。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其喉片销量从前一年的1.13亿盒缩减至0.91亿盒,减少24.2%,当年的总营收也下降了18.8%。财报显示,2015年上市至2021年,其总营收在6-8亿元之间徘徊,7年来净利润基本维持在1亿多元,未能实现较大突破(表8)。
桂林三金同样因过度依赖老产品而难以实现业绩突破。这家公司于2009年上市,随后5年间实现了营收从9.8亿到14.7亿元的增长,扣非净利润从2.6亿元增加到了4.2亿元,公司实控人、董事长邹节明曾在2010-2016年六度入围“新财富500富人”。
然而,2015年,其业绩出现了下滑,在随后的几年中营收一直在15亿到17亿元间波动,扣非后净利润也在2017年达到4.4亿元的顶峰之后,逐年下滑(图2)。
桂林三金的主要产品是主治泌尿系统疾病的三金片和主治咽喉、口腔疾病的西瓜霜系列产品,公司90%以上的营收都来自中成药。
为寻求改变提高业绩,2018年,桂林三金提出“以中药制药为核心,以生物制药为重点的生物技术产业与大健康产业为两翼”的发展战略。但4年来,其制药业还处于大投入的研发之中,“两翼”也未带来良好收益。大健康板块的桂林三金日化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桂林三金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全部面临亏损,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58.6万元和-46.9万元。桂林三金涉足漱口水、牙膏等领域,却没能打造出自己的畅销款。2021年,中药业务的营收依然占据其全部营收的91.4%。
三是发展路径上,踏上“多元化弯路”。
尝试多元化战略的两面针,曾陷入主业遭冲击、多元布局受挫的局面。
国民品牌两面针的多元化始于2004年,其相继投资了房地产、日化、纸品、蔗糖、医药等与主业关系不大的领域。一般而言,基于主业衍生的相关多元化投资,更容易有收获。两面针这些投资都没能带来预期的盈利,拖累其2006至2019年经历了长达14年的亏损。
雪上加霜的是,两面针投入不断减少的主业牙膏,在本世纪初遭遇高露洁、佳洁士等外资品牌大量涌入的冲击,市占率不断下滑,跌到如今不足1%的局面。曾经的王者已沦为旅游牙膏供应商,在各类酒店中,时常能见到简易包装的两面针小牙膏。据2021年年报,其全年家庭牙膏销售2430.8万支,旅游牙膏销售11.1亿支,这意味着,两面针生产的牙膏,98%都卖到了酒店。
目前,多元化布局受挫的两面针正在努力摆脱亏损的副业,重新集中发展主业。2019年12月,其公告称,已完成控股子公司纸品公司、房开公司的股权转让。剥离两大亏损业务后的两面针终于在2020年告别连亏,实现了90万元的扣非净利润,2021年达到了1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