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券商业绩大比拼!东莞、渤海、信达净利均超10亿,这家净利增速第一
炒股就看,商业权威,绩大净利均超净利专业,比拼渤海及时,东莞第全面,信达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增速
IPO候场的商业券商业绩哪家强?
近日,已经过会尚未拿到批文的绩大净利均超净利东莞证券,以及渤海证券、比拼渤海信达证券和首创证券三家IPO候场券商均披露了2021年报。东莞第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信达东莞证券、增速信达证券、商业渤海证券3家券商营收规模均超过30亿元,绩大净利均超净利净利润规模也都超过了10亿级别,比拼渤海净利润最高为渤海证券达到18亿元,净利增速超六成。
与此用时,尽管首创证券的营收、净利和资产规模增速均高于东莞证券等,但是基数仍然相对较小,该公司营收、净利和资产规模难以与上述三家券商比拼。
下面看看4家IPO券商业绩成色如何。
东莞证券:业绩稳健增长,净利增幅大于营收
作为2022年首家过会的券商,东莞证券在今年2月通过发审会后,目前尚未拿到证监会核发的批文。
2021年年报显示,东莞证券有营业部59家,经纪业务分公司27家,合计营业网点86家,逐步形成“立足东莞、面向华南和走向全国”的格局。
东莞证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7.01亿元,同比上升16.94%;净利润10.17亿元,同比上升26.41%。截至2021年末,东莞证券资产总额495.65亿元,同比增长7.32%。
东莞证券表示,营收增长主要是受 2021 年市场交投活跃影响,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实现增长,且 IPO 项目发行承销收入同比有所上升。而净利润增幅远高于营收增幅,则主要受市场行情和费用相对刚性影响,营业收入增加额超过营业支出增加额。
具体来看,在2021年两市交投活跃之下,东莞证券经纪业务也取得较好业绩,全年代理买卖股票基金交易金额达到47858.14 亿元,同比增长13.19%;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交易单元席位租赁净收入12.28亿元,同比增长7.29%。
同时,东莞证券投行业务方面亦可圈可点。股权方面,东莞证券2021年成功保荐4家IPO项目发行,完成2家非公开发行以及1家可转债项目,股权承销业务规模合计45.17亿元,其中IPO业务承销规模合计35.89亿元,同比增长87.81%,创历史新高,股权承销业务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渤海证券:支出大减,净利增长六成
渤海证券颇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目前,除了已经过会的东莞证券,仅有信达证券、首创证券和渤海证券在IPO候场,其中,渤海证券2021年12月IPO才获受理,审核状态还处于“已反馈”,而信达证券和首创证券审核状态已经处于“预先披露更新”。
以资产规模来看,4家券商中,渤海证券和信达证券资产规模超过600亿元,东莞证券和首创证券分别在400亿和300亿级别。截至2021年末,渤海证券资产总额636.56亿元,同比增长4.3%。
渤海证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0.07亿元,净利润18亿元,尽管营收同比增幅仅1.72%,但是净利润增幅达到62.74%,大幅领先于其他三家券商。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渤海证券之所以净利润增幅远大于营收增幅,在于该公司营业支出大幅减少。2021年营业支出合计8.54亿元,同比下降47.9%,变动部分主要包括信用减值转回4.32亿元,而去年同期信用减值损失达到4.87亿元。
再来看各个主要业务条线的营收贡献,不同于其他常规券商证券经纪业务占大头,渤海证券却是自营投资业务占大头。
渤海证券2021年度主要业务条线营业收入总和为31.4亿元(不含其它及抵消项),其中:自营证券投资业务营业收入占比最大为54.19%,证券经纪业务营业收入占比19.42%,信用业务营业收入占比9.75%,另类投资业务营业收入占比5.90%,投资银行业务营业收入占比4.57%,受托资产管理业务营业收入占比3.94%,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营业收入占比1.28%, 期货经纪业务营业收入占比0.95%。
信达证券:子公司大比例贡献业绩
近日,老牌AMC系券商信达证券,因ABS业务开展环节违规,北京证监局决定对信达证券总经理祝瑞敏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认为祝瑞敏对业务部门展业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和管理责任。
资料显示,信达证券由中国信达、中海信托、中国中材共同发起设立,于2007年9月由证监会批准开业,目前共有8家股东,中国信达持股87.42%;注册资本达到29.187亿元,是一家全牌照的综合性证券公司。
截至2021年底,信达证券共有16家分公司、87家营业部,2020年12月,证监会受理了信达证券IPO申请,2021年4月23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了信达证券预披露更新的申报稿。
2021年信达证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03亿元,同比增长20.27%;净利润12.12亿元,同比增长41.57%,营收增速和净利增速在4家券商中均排名第二。
具体来看业务,经纪业务仍然是信达证券第一大业务,收入持续攀升,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85亿元,同比增长 2.75%。2021年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租赁)8.4亿元,同比增长15%。截至2021年12月,行业排名第39位,与2020 年持平。
信达证券表示,新开户数及有效户数持续提升,2021年新开户36.5万户,同比增长149%,新开户市场份额到达5年新高。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信达证券2021年实现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3.31亿元,同比增长134.78%。行业排名大幅提升7名,达到第32 名;受托管理资产1605亿元,行业排名第15名。
值得一提的是,信达证券子公司如信达期货、信达创新、信达澳银基金等,也成为助力该公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21年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4.23亿元,同比增长55.52%;实现净利润合计3.85亿元,同比增长 56.89%,这些子公司收入占信达证券总营收入比例达到37.41%。
首创证券:规模最小,净利增长四成
作为北京市国资委控股的券商,首创证券在4家券商中规模最小,在2021年券业大年中也取得不错业绩。
首创证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13亿元,同比增长27.47%;净利润8.59亿元,同比增长40.43%。截至2021年末,首创证券资产规模326.01亿元,同比增长23.02%。
首创证券注册地和主要生产经营地均在北京,股东为首创集团、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均为北京市国资委下属的大型国有企业,分别持有公司63.08%、19.23%和 9.23%股份。
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收官之年,资管行业监管环境进一步趋严,净值化转型进入到改革深水区,资产管理机构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首创证券表示,在此背景下,公司坚持客户利益优先、加强优质基础资产配置理念,重视合 规风控工作,主动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含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在内的资产管理规模644.92亿元,较去年年末增长2.33%,主动管理规模占比达到100%。其中,集合产品规模572.83亿元,占比达88.8%。同时,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收能力也与管理规模保持同步增长,业务收入同比增幅11%,为公司创收做出重大贡献。
投资银行类业务方面,首创证券表示,2021 年公司紧跟注册制和北交所设立等改革趋势,积极培育优质储备项目,稳步推进新三板业务,不断提升股权融资服务水平。公司强化债券融资团队的能力建设,积极拓展项目资源,探索创新融资方式,提升公司债券发行的口碑。
其中,在新三板业务方面,首创证券累计完成116家推荐挂牌项目,列主办券商第38名;公司持续督导的挂牌公司127家,列主办券商第17名。公司持续督导企业中有23家挂牌公司为创新层企业,创新层公司占比为18.1%,其中6家已完成北交所申报辅导备案。
- ·北京青年报:让商品房预售制“柔性退场”更符合国情
- ·联易融科技暴跌17%,腾讯为最大机构股东,红杉资本投了5000万美元亏了近4000万美元
- ·前照灯存安全隐患 上汽通用五菱召回63230辆宝骏RM-5汽车
- ·印尼实施出口禁令后 莫罗瓦利工业园区的镍矿投资翻两番
- ·拜登缺席APEC会议,美国对东盟为何忽冷忽热?
- ·谷歌将于明年关闭云游戏服务Stadia
- ·最后一天,还是跳水!A股刚收盘,外围突然大反攻!董宇辉惨遭“背后捅刀”,刚刚,宣布下架不卖了!
- ·黄牛回收仅400元一粒?“药中茅台”片仔癀高价炒作退烧 股价也受影响
- ·达美乐披萨订购800辆雪佛兰Bolt电动车
- ·国庆期间全国高速日均流量约为3800~4000万辆
- ·吉利控股集团收购阿斯顿·马丁·拉贡达7.60%的股份
- ·留住人才押注未来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新意浓:“打工人”化身“合伙人” “金手铐”也是“金名帖”
- ·周一WTI原油期货收跌0.4% 盘中一度创10个月来最低价
- ·工银瑞信基金经理动荡 投资总监黄安乐离职后 “金牛”经理王君正也离开
- ·减税搞崩市场、央行被迫救市,英国新首相“莽撞开场”
- ·海易兑系统累计注册用户超55万人,办件量达3000余件 政策找企业 线上兑红利
- ·涨停板复盘:沪指冲高回落涨0.13% 中字头个股集体爆发
- ·日产奇骏驻车模块故障4S店让车主自费维修,网上投诉后第二天获免费更换
- ·北京肯德基一餐厅食品贮存场所不整洁被罚
- ·因动力电池问题 4720辆沃尔沃进口XC90、国产S60等车型被召回
- ·中国生物:mRNA猴痘疫苗数据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
- ·f/2.8恒定大光圈 尼克尔Z 17-28mm f/2.8开发者访谈
- ·西安善行基金会突然被叫停:年入过亿、广告被指“吃相难看”、项目信息严重缺失
- ·孙正义继续收缩:软银愿景基金开启裁员,比例或高达30%
- ·15家银行涉房贷款大盘点
- ·新基金发行规模连续4月超千亿元 基金经理积极把握建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