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代表团赴美“破冰”,恢复人文交流成为两国专家共识
连线|中国智库代表团赴美“破冰”,破冰恢复人文交流成为两国专家共识
澎湃新闻记者 王露
智库之间的中国智库交往,一直是代表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新冠疫情暴发的团赴两年多以来,中美两国智库的美恢线下交流受阻。
今年6月底至7月上旬,复人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and 文交为两Globalization,后文简称CCG)代表团专家赴美国开展近10天的流成“破冰”访问之旅,这也是国专自疫情以来中国智库代表团首次访美。
在这10天里,家共CCG代表团专家预计将参与近30场活动,破冰与美国各界进行交流。中国智库他们既拜访了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代表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FR)等颇具政策影响力的团赴智库学者;也同高盛前总裁约翰·桑顿(John Thornton)在内的20余位纽约商界CEO进行对话。此外,美恢CCG还与美国新闻行业资深人士进行交流,并赴联合国总部交流访问。
CCG代表团受邀出席工商界晚餐会议,探讨中美经贸与双向投资。本文图片均来自CCG官网
值得关注的是,智库专家作为民间人士有其身份上的灵活性,同时也因熟知本国立场和政策而具有专业性。回顾历史,特别是在中美关系面临挑战的困难时期,两国智库间的“二轨外交”,往往能够起到维系沟通渠道、消弭认知鸿沟、助力两国关系再出发的重要作用。
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近日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分享中美关系处在十字路口之际,智库如何在两国关系交往中发挥“增信释疑”作用。
“破冰”之行传递积极信号
“‘惊喜’和‘欢迎’是美方各界人士得知我们访美交流时的第一反应。”苗绿表示,在美国的访问行程中,多家美方机构都称赞CCG此次赴美是疫情以来的首次“破冰”之行,并将之视为中美重启民间交往的积极信号。
作为中美关系的重要支柱之一,人文交流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两国关系增信释疑的润滑剂。而CCG与美方工商界、学界、政策界智库之间的“二轨交流”可以追溯到2009年甚至更早。在疫情之前,CCG平均每年赴美交流两至三次。2021年5月至6月疫情期间,CCG也在线上组织了数十场视频会议,邀请各国智库交流,搭建起了沟通的渠道。
尽管互联网视频会议维系了交流之窗,苗绿仍感受到,“人和人之间必须要有线下往来,老朋友关系也需要维系。面对面交流与眼神的沟通,能更有效地传达观念与信息,也能立刻明白对方的真实意图。”
CCG代表团访问联合国总部,与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探讨可持续全球化发展。
美国资深媒体人和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也与苗绿分享了类似的感受。在弗里德曼看来,尽管疫情期间可以在网上沟通,但因为见不到面,很多信息很可能被扭曲,再加上社交媒体的传播,最终或造成双方的误解。
与此同时,CCG还发现,尽快恢复中美线下人文交流已成为不少美国人士的共识。“那些对中国有良好情感基础,过去在中国有很好的感觉经历的美方人士,他们想要再次前往中国;而那些此前对中国不了解的人士,在意识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之后,他们也想要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苗绿表示,诸多美方机构期待在不远的未来能够更便利地赴华开展交流。
“美方想要了解中国的意愿依然强烈”
能再度与美方各界人士面对面交谈已然是重启两国智库交往的良好开端。不过,苗绿也坦言,“当前交流的氛围似乎有了些变化”。
“中美智库人士两年多来没有线下往来,外加受到新冠疫情、经贸问题等影响,美方人士对我们的误解似乎比以前更多了。”在苗绿看来,由于美方人士无法亲自前往中国开展交流,仅依赖美国媒体获取单方面的信息,他们对中国诸多方面的了解就像是“隔了一层纱”。
具体而言,在与一些美国保守派人士的交流中,苗绿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度与此前相比存在“温差”;不仅如此,此前那些偏向中国的“老朋友”,如今也显得有所顾忌。苗绿分析认为,在中美趋于紧张化的大背景下,美方人士的言行可能受限于其国内政治正确的影响。
即便交流的氛围出现了些许变化,CCG代表团仍观察到一个可喜的现象,即美方各界人士仍有强烈的意愿想要了解中国。苗绿介绍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在多家美方智库、机构发表了多次演讲,美方均组织高规格人员参与,能够看出他们希望了解更多有关中国的实际情况。
CCG代表团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智库人士交流。
交流过程中,CCG代表团也注意到,美方人士格外关注中国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引进外资的态度,以及中国在俄乌危机中的立场等问题。但由于接收到的信息有所缺失或扭曲,美方人士或对上述问题相关的实际情况存有误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CCG这样的民间智库往往能够发挥其灵活性的优势,以更加柔和的方式介绍中国国内现状以及在对外政策中的考量。值得注意的是,在美方对中方立场存有“误解”的情况下,还需讲究沟通方式。
“循序渐进地讲述,寻找共同点,在对方理解的前提上展开进一步沟通。”苗绿如是总结着与美方人士沟通的方法。她还补充称,CCG侧重于以人文故事、中国文化为出发点,讲述“大背景下的小故事”,传达中国民间社会的态度,从而让美方人士对中国的认知更加立体、全面。
中美经贸与关税问题是CCG此次访美交流的核心议题之一,且中美智库人士认为这或是缓和两国关系的突破口。苗绿在与美方人士交流中发现,7月4日美国国庆日那天,美国多地却没法放烟花庆祝。其中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供应链断裂,导致中国的烟花无法出口至美国。透过这一细节,中美双方人士都感受到了两国深刻的贸易联系。
不过,据苗绿观察,或许是考虑到美国中期选举以及国内政治的影响,美方人士在回应是否有望削减对华关税等问题时仍有所顾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7月5日指出,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有利于中美两国,有利于整个世界。
结束美国的“破冰”之行后,CCG代表团专家还将继续前往欧洲多个国家以及韩国,与当地各界专家人士开展20余场对话与交流,向世界传递中国智库的关切和主张。
- ·金融十六条:保持债券融资基本稳定 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
- ·vivo X80 Pro影像评测:既能糖水又能专业 这是你想要的相机吗?
- ·凯丰投资:市场遭遇无差别普跌 情绪指标继续探底
- ·六问个人养老金,人社部等4部门权威解读
- ·超强台风轩岚诺大概率不登陆我国,9月5日或越过上海同纬度
- ·税收优惠、房租减免……上海宝山发布助企纾困十条措施
- ·新汶矿业孙村煤矿因安全生产违规被罚15万元 今年已收多张罚单
- ·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兼顾安全与应用 隐私计算期待良性生态
- ·舍得酒业狂砸广告!销售费走高至8亿,业绩增长乏力
- ·原中江信托董事长裘强被终身禁业:曾涉嫌洗钱、聚众赌博被通缉
- ·俄媒:乌议长称不会修改谋求加入北约的宪法条款
- ·一字跌停:“冻牛肉”收入保不了壳 *ST厦华或将退市
- ·80后、90后不爱喝白酒?专家:劣质白酒充斥市场,中高端酒价格让人望而却步
- ·今年一季度昆明GDP同比增3.2%,实现平稳开局
- ·又出“雷语”!FBI局长声称中国的“间谍威胁”史无前例
- ·俄罗斯和印度据悉磋商重启焦煤供应
- ·全文|肖远企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的讲话
- ·22天暴涨四倍!在退市边缘反复横跳:保壳老司机京城股份,要逆天改命?
- ·央行广州分行出台10条细化落实措施 强化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中医药全方位深度参与上海抗疫 在阻断病情进展方面显示独特优势
- ·海外风险加剧 A股表现分化短期难以全面大涨
- ·乱港分子逃往英国,梁振英:特区护照和身份证交了吗
- ·股价罕见跌超8%!招行常务副行长王良:对未来充满信心!
- ·vivo X80系列发布:标准版3699元起 Pro骁龙天玑双平台同价同配置
- ·快讯:指数午后集体回落创指跌超1.7% 中字头股票强势拉升
- ·一季度券商业绩或承压!招商证券净利下滑近43%,股价重挫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