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回暖,为何CXO板块仍“寒气逼人”?美迪西、康龙化成、凯莱英等如何应对?
医药经济报
2023年,寒气逼人二级市场全面回暖。创新然而,药回英作为去年上半年备受市场热捧的何C化成何板块,CXO领域自去年下半年至今,板块尤其是仍美进入2023年之后,股价下跌令资本市场“寒气逼人”。迪西对
作为行业“卖水人”,康龙凯莱据显示,寒气逼人近一个月内,创新仅仅以CRO领域为例,药回英与最高点1991.42相比,何C化成何截至今日收盘,板块CRO板块已跌至1853.3元,仍美跌幅达6.94%。迪西对
值得关注的是,A股不少发布业绩预告的相关企业,如、等业绩也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甚至由盈转亏的局面。这一前一后的走势,无不透露出市场对CXO行业的预期已大大降低,自去年12月以来,仅CRO细分板块就已经走出了单边下跌的行情。
业内人士表示,在创新药支付问题与商业化不及预期的前提下,CXO作为产业链的一环,难以长期持续独自火热的市场行情;再加上实验猴等临床试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海外业务受阻等影响,自然给CXO雪上加霜。
创新药商业化不及预期
市场开始回归理性
2019年-2021年,对于CXO公司来说,迄今为止发展最好的几年。与其他医药生物创新公司一样,股市暴涨,股价翻倍再翻倍;不仅如此,在2021年整个医药行业陷入震荡回调的情况下,不少CXO公司依然做到了逆势上涨。
资本市场的公众情绪也进一步放大了药审改革以来的创新利好,给CXO贴上了“资本避险地”、“旱涝保收”、“集采避风港”等标签。如今,当药明康德、、、凯莱英、、等行业龙头皆出现不小的降幅时,便会发现,行业寒风并非避开了CXO,只是有延迟。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我国医药创新研发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在渡过了2018年之后的行业大爆发,除了少数把握住机遇站稳脚跟,真正实现Biotech向Biopharma转型的企业,大部分Biotech创新企业被戳破创新“泡沫”,在研产品的创新价值也得到重新审视。
不仅如此,药物研发上市并不直接等于商业化必然成功。与研发阶段只考虑效果好不好、副作用大不大不同,当各家产品摆上擂台才发现,真正的市场商业化较量才刚刚开始。
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创新药支付。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鼓励和促进创新药发展。但是由于前期研发的大量投入,创新药上市后往往面临价格高昂、难支付等问题。对此,我国也开展了如医保目录谈判等向创新药倾斜的政策,以实现“腾笼换鸟”,让更多新药,更早、更好地被我国患者用上。
然而,由于我国庞大的人群基础,目前创新药市场定价仍然难以平衡,创新药在医保支付中占比仍有限。专家表示,市场端的支付情况最终会向研发生产上游回馈,医药创新企业收支难平衡,没有足够的利润继续投入高额的研发成本,如果叠加资本市场融资遇阻,便会陷入恶性循环;当整个行业开始谨慎投入,对于“卖水人”CXO企业来说,回归理性估值在所难免。
此外,三年疫情催生了一批业绩大增的CXO企业,这些公司如今面临着后继发展乏力的难题;部分CXO公司的业务大部分都是海外业务占比大于国内业务,面对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政策调整,这些公司受到影响的同样“压力山大”。
猴价成本掀开行业隐忧
新玩家蜂拥而至
如果说,创新药企在市场端遭遇的暴风骤雨正在向上游传导,CXO这艘大船还有面临着一些尚未浮出水面的暗礁,率先触礁的可能是实验猴。
从2020年开始,便有多家企业开始“囤猴”。2020年,药明康德企业收购了广东的一家饲养了2万余只实验猴的大型养猴场;2021年,康龙化成企业收购了日本科学旗下的几家生物制药公司,收获了约1万余只实验猴。2022年,收购了英茂生物、玮美生物两家公司,收获了2万余只实验猴。
益诺思为了应对猴价上涨,提前储备猴源,消耗性生物资产即为公司未达到试验条件(寄养在猴场或虽验收入试验设施但未达到试验年龄)的实验用猴。得益于此,益诺思营收也从2019年的2.45亿提升至2021年5.82亿。
实验猴的价格暴涨自然与这几年CXO水涨船高有关,再加上疫情席卷全球的三年,医药企业的研发需求加大,对实验猴的需求量也随之激增,“猴荒”与高价便不足为奇。也因此,当实验猴价格开始回落,也预示着cxo行业态势走低。有消息传出,在近期的一场临床前CRO公司调研会上,报出目前实验猴的价格在15-16万元,这与去年动辄18万/只的高价,已经有所回落。
随着实验猴成本的波动,订单价格与数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却面临着大量CXO新选手参与竞争的诡异局面。据悉,我国具有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的认定机构从2018年初的625家提升至2021年底的超过1100家。大量新兴资本蜂拥而至,试图分一杯CXO的羹,却没料到创新研发的泡沫破得如此之快。
除了实验猴,行业隐忧在已经公布2022年业绩预报上也一览无余。
药明康德和凯莱英等企业由于新冠业务大订单的一次性支撑,仍然保持着高增速数据。但据如今疫情发展趋势,这波影响已趋于平稳。
其中,药明康德股东连续减持,导致企业至今蒙着“公司发展可能遇见困境”的隐忧,2022年6月的一次近90亿减持,以港股94.1港元,跌幅10.72%,直接带崩当日的CRO板块。
此外,部分CXO企业已经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甚至由盈转亏的局面。比如康龙化成,其2022年营业收入101亿元至103亿元,同比上涨36%至39%;而利润,与此前多年净利润50%以上相比,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3%至21%。
同时,、这样的创新龙头药企开始逐步实现自研,去CXO化进程加快,也给CXO行业带来不小打击。
曾经海量涌入医药创新的资金现今如潮水般褪去,大量的国际贸易如今也在以不同程度的速度消逝。不少业内人士担忧,如今连CXO行业的黄金时代都已过去,我国创新医药如何熬过漫长的低谷期。
不过,市场情绪正在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逐步恢复。在3月1日刚刚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了探索完善新批准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证明我国创新药定价正在尝试一种新规则。
或许未来创新药定价前,都将以合理透明的方式展开企业自主定价,保障药企利润,这也将有利于研发端的市场投入,CXO是否能够从中获益,也将值得期待。
- ·Snap计划自周三起裁员约20% 盘后一度跌近6%
- ·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中国经济持续恢复
- ·美国楼市即将步入大幅调整 分析师称将助推通胀快速回到2%
- ·年度实力产品,非华帝巨能洗洗碗机莫属
- ·《阿凡达2》卖座率达85%!美最大院线CEO感谢马斯克:推特真强大!
- ·赚了10个亿,分红10个亿!《羊了个羊》背后公司大手笔,实控人拿走3亿,公司股价三个月跌去38%
- ·美台一些政客近来齐吹“台海战争”号 国台办驳斥
- ·独家专访城堡投资董事总经理:美国经济衰退不是大概率事件
- ·一图看懂百度Q3财报:营收325亿元 Apollo Go提供47.4万次乘车
- ·佳沃食品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核心资产利润同比增长超300%
- ·小米注册雷军手写签名商标,你觉得美吗?
- ·招商证券(香港):维持长城汽车增持评级 目标价14港元
- ·LPR连续3个月按兵不动,多地房贷利率步入“3时代”
- ·深圳首批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落地 签约金额达1.48亿元
- ·猪肉价格,为何涨了?接下来怎么走?农业农村部最新回应→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田惠宇决定逮捕
- ·央行、银保监会:2000亿元“零息”新工具将用于稳楼市
- ·芯源微员工离职创业,侵犯公司商业秘密赔偿6000万和解
- ·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10亿捐建砀山中学新校区
- ·国盛证券:维持滔搏买入评级 23H1业绩整体保持稳定
- ·造车新势力8月交付成绩单:赛力斯汽车首次破万,仅小鹏与理想汽车环比下跌
- ·中泰证券古敬东:投顾作为链接资产端和投资端中间环节 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 ·国家开发银行市场与投资部副总经理梁俍接受审查调查
- ·年度黑马国产剧导演自述:一鸣惊人比中彩票还难,我更想先把卷子做完
- ·Rivian员工投诉伊利诺伊州工厂违反安全规定致多人受伤
- ·龙迅半导体IPO过会:年营收2.4亿 赛富与红土创投是股东
- ·四年虚增收入近16亿,合众思壮“专网通信”业务造假内幕被撕开
- ·新天绿色能源前三季度累计完成发电量1004.02万兆瓦时 同比增加4.96%
- ·华帝:坚持高质量发展,与时代同频。
- ·苹果高管证实iPhone将改用Type-C接口 明年新机型会有什么变化?
- ·快手第三季度实现经调整亏损6.72亿元,去年同期亏损46.16亿
- ·能源危机措施生效时间或延迟至明年春季 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涨逾5%
- ·“金牛固收团队”实力护航 华安沣裕正在发行
- ·日元贬值难动鸽派决心 薪资增速才是日本央行转鹰关键
- ·长安汽车称开机广告时长较短不会更改,车机弹窗尚处监管空白
- ·葛兰在管规模从千亿回落至875亿,基民越跌越买,总份额继续增长,加码恒瑞医药减持片仔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