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全球天文科研设备碳排放每年至少120万吨
原标题:国际最新研究:全球天文科研设备碳排放每年至少120万吨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最新发表的国际一篇论文估计,全球空间和地基科研设备是最新天文学研究碳足迹的最大贡献者,其年均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于每年至少排放120万吨二氧化碳。研究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规划未来天文观测台站和空间任务时务必采取一种可持续、天文碳排速度更慢的科研方式,这样才能实现《巴黎协定》设立的设备少万目标。
该论文称,年至近年来,国际人们一直在讨论天文学研究对气候的最新影响,与天文学研究活动相关的研究碳足迹,如乘飞机前往学术会议或是全球运行超级计算机模拟,逐渐成为碳排放的天文碳排主要来源。
利用法国生态转型部(ADEME)和法国碳足迹协会(ABC)开发的科研一种方法,论文通讯作者、设备少万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天体物理和行星研究所尤尔根·克诺德塞德(Jürgen Knödlseder)和同事根据建筑材料、运行成本、用电量,以及空间或卫星任务的发射质量,估算了近50个空间任务和40个地基望远镜设备的温室气体排放。他们发现,全球范围内在役的天文学科研设施的整体碳足迹相当于排放约2030万吨二氧化碳,每年排放量相当于约120万吨二氧化碳。这么高的年排放量大约是工作相关飞行估值的5倍,其中,空间任务占到总排放的至少1/3。
研究团队预计,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和平方千米阵这类设备每一个的排放量就相当于排放至少30万吨二氧化碳。这一排放量也是该研究估算的所有设施所能达到的最大碳足迹。他们指出,根据ADEME的建议,该团队在研究中估算单个设施的碳足迹时采用了80%的不确定性。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放慢天文学基础设施建设的脚步以及整个领域的科研速度,是确保今后实现可持续性的关键,放慢速度的方法包括鼓励分析档案数据而不是获得新数据,或是减少论文发表压力。(完)
- ·核酸企业排队上市 偶发业绩能走多远
- ·上交所:沪港通下港股通将于8月25日13:00同步恢复交易
- ·语音通话突然无法接通!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再次发生通信故障→
- ·利好稳住大盘,但仍感觉“冷”?原因只有一个!
- ·安徽芜湖11月21日新增9例无症状感染者
- ·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两大化肥巨头宣布减产
- ·北京钻石之星医疗美容诊所连收多张罚单 涉及虚假宣传等方面
- ·欧洲各国“内斗”不断,2790亿美元的援助也难缓解能源凛冬
- ·拜登庆祝八十大寿 但七成选民嫌弃他“太老了”
- ·2022年8月国防部例行记者会文字实录
- ·银行背景高管或扛起持牌消金下半场“风控大旗”
- ·美国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条件苛刻,韩国寻求与欧盟联手应对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稳步增长 金融创新持续赋能科创企业
- ·苏炳添状告新东方!
- ·上交所:沪港通下港股通将于8月25日13:00同步恢复交易
- ·美军发动空袭 伊朗回应:被袭目标与伊朗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