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又添一只!年内19只基金募集失败

字号+ 作者:胁肩低眉网 来源:焦点 2025-07-06 02:51:00 我要评论(0)

随着市场震荡,年内已经有19只基金募集失败。有基金经理建议,重视如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高景气度赛道的持续性机会,同时也对处于较低估值的医药、半导体等行业的积极变化保持关注。又有一只基金宣布发行失败

随着市场震荡,又添年内已经有19只基金募集失败。只年

有基金经理建议,基金重视如新能源汽车、募集光伏、失败储能等高景气度赛道的又添持续性机会,同时也对处于较低估值的只年医药、半导体等行业的基金积极变化保持关注。

又有一只基金宣布发行失败!募集

新疆前海联合基金于近日发布公告称,失败旗下新疆前海联合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未能满足《基金合同》约定的又添基金备案条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只年

随着市场震荡,基金年内已经有19只基金募集失败。募集

前海联合旗下债基募集失败

近日,失败新疆前海联合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新疆前海联合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截至2022年7月19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未能满足《基金合同》约定的基金备案条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前海联合中债1-3年国开行债指数是7月份公告募集失败的第四只基金,该基金为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

该基金投资于债券资产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投资于剩余期限在1年-3年(包含1年和3年)的标的指数成份券和备选成份券的比例不低于该基金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基金招募说明书显示,前海联合中债1-3年国开行债指数募集期自基金份额发售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最低募集份额总额为2亿份,最低募集金额为2亿元且基金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

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新疆前海联合基金共管理30只基金(A/C份额合并),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60亿元。其中,非货币基28只,资产净值合计255.91亿元。

近年来,公募基金规模飞速发展,规模已经突破26万亿元。但是,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行业马太效应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马太效应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在基金行业会成为一种常态。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没有强大的品牌力和优异的业绩回报,很难吸引到资金的关注。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马太效应对一个行业发展是好事情,同时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优胜劣汰下,适者生存,驱使基金公司在竞争中不断变强,让基金行业诞生出越来越多的优质头部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让行业门槛也越来越高,有利于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价值。

年内已有19只基金“夭折”

随着市场震荡,年内已经有19只基金募集失败。

除前海联合中债1-3年国开行债指数外,7月份还有长信睿利收益一年持有、申万菱信嘉乐两年持有、汇添富积极投资指数优选一年定开股票(FOF-LOF)等多只基金募集失败。

其中,汇添富积极投资指数优选一年定开股票(FOF-LOF)也是第一只募集失败的FOF-LOF基金。

6月份共有中融景源混合、国金成长领先混合、长信民利收益一年持有、平安鑫源混合四只基金发行失败。

5月份只有富国稳健恒远三年持有无法成立。

4月份同泰自主创新混合、长江丰益6个月持有债券、金元顺安泓泉纯债3个月定开债三只基金募集失败。其中,同泰自主创新混合是今年以来首只发行失败的主动权益类基金。

3月则有华富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ETF、创金合信甄选回报混合两只基金发布了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

2月份是基金募集失败的密集期,共有5只基金无法备案成立。2月26日,宝盈基金和德邦基金都分别发布了旗下宝盈鸿翔债券、德邦锐丰债券不能成立的公告。此外,平安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同泰同享混合均于2月份发布了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

市场继续上攻需寻新突破口

那么,站在当前时点,后续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诺德基金基金经理郭纪亭认为,市场继续上攻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从积极的角度看,后续随着疫情的好转、政策的调整,对经济复苏的正面影响是值得期待的;随着各部门的积极出手干预,亦可观察地产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同时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叠加疫情影响减退、基数等原因,仍可期待下半年对经济有较为明显的拉动。

“当前时点看,市场或进入指数搭台、个股唱戏阶段,优选性价比较高个股,重视高景气度赛道,如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高景气度赛道的持续性机会,同时也对处于较低估值的医药、半导体等行业的积极变化保持关注。”郭纪亭指出。

民生加银基金则看好以下赛道:随着国内复工复产,消费行业有望迎来复苏,而进入三季度,行业也将进入消费旺季,同时随着白酒新国标政策落地,行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随着汽车智能化加速,将带动汽车芯片需求。此外,对于“卡脖子”领域国内高度重视,尤其是芯片行业,国家政策始终大力支持。我国作为用粮大国,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重点,同时当前“逆全球化”背景下,保障粮食“自给自足”是关键。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工信部翁啟文: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已接近3500亿元

    工信部翁啟文: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已接近3500亿元

    2025-07-06 02:03

  • 葫芦岛空气异味问题,是怎么越来越严重的?

    葫芦岛空气异味问题,是怎么越来越严重的?

    2025-07-06 01:40

  • 广东上调养老金 700多万名退休人员受益

    广东上调养老金 700多万名退休人员受益

    2025-07-06 01:17

  • 上海滩神秘富豪失联半年终回归!公司回应:人回来了,不清楚之前去哪了

    上海滩神秘富豪失联半年终回归!公司回应:人回来了,不清楚之前去哪了

    2025-07-06 00:23

网友点评